我院青年教师刘雨矽博士受邀参加“2021第四届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国际)主题讲坛暨艺术学理论暑期研习班

时间:2021-09-02  浏览:10





2021823日上午830分,由上海英国威廉希尔官方主办,音乐学系、音乐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国际)主题讲坛暨艺术学理论暑期研习班”正式开班。经首席导师与研习班导师团推荐等方式产生的本届研习班正式学员67人,分别来自中央英国威廉希尔官方、浙江大学、williamhill官网登录入口、华东师范大学等24所高校全程参与研习与讨论。另据不完全统计,有来自67所高等院校听众近1300余人次参与了线上部分活动,身份涵盖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高级学者、青年教师、博硕研究生与本科生。

我院青年教师刘雨矽博士作为本届艺术学理论暑期研习班导师,带2018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林伽皓、张楠分别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此次主题讲坛,并负责第三会场12位学员的汇报与讲评环节。



2018年起,由原上海英国威廉希尔官方I类高原学科“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团队首席专家、音乐学系韩锺恩教授发起“上海英国威廉希尔官方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国际)主题讲坛暨艺术学理论暑期研习班”,至今已举办四届。本次论坛以“实事求是——作为音乐美学史的音乐美学”为主题,邀请到国际音乐学学会(IMS)主席、香港大学蔡宽量(Daniel KL Chua)教授、中央英国威廉希尔官方王次炤教授、哈尔滨英国威廉希尔官方院长杨燕迪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西安英国威廉希尔官方人文学院院长叶明春教授、上海英国威廉希尔官方冯长春教授、上海英国威廉希尔官方孙月副教授等国际与国内著名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与线下、线上学生一起完成了5天的主题演讲与互动研讨。

我院2018级音乐表演本科生林伽皓和张楠,在此次研习班导师刘雨矽博士的推荐与指导下入选此次研讨会,并于827日在腾讯会议第三小组分会场线上发表演讲。    



张楠发表了题为《作品中的精神内容与物质材料》的文章,以彭锋教授的现实音乐(不在想象的博物馆中,是在社会中发生的社会事件、演出)作为一个社会事件为出发点,在音乐需要为人所用,让人产生思考或启发才能有价值的前提下,探讨了看似难解其义且不受关注的无调性音乐除却创作技法上的突破之外的审美意涵。并以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作为另一极端事件的代表,认为他选择让自己变成一位“颠僧”(Yurodivy),意在用貌似荒唐的方式委婉地向世人表达他的见识。例如肖斯塔科维奇在创作技巧上选用了一些故弄玄虚的做法:《第五交响曲》(1937)第二乐章圆舞曲中尖利的音色处理;《第十交响曲》(1953)第二乐章令人无法喘息的狂暴谐谑曲等。但这些创作上的不适感反而令听众更加喜爱。



林伽皓发表了题为《从“轶事聆听”出发对声音本体论中种族解读的再思考》的文章,以韩锺恩教授“临响”(Listen in living Soundscope)引发的声本体与听本体问题促发对“聆听”概念的再思考,即20世纪初音乐家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1910-1995)对于聆听的强调和舍费尔的学生吕克·法拉利(Luc Ferrari1929-2005)“轶事聆听”的概念以及21世纪以来中国声音艺术家们对于聆听(听觉)与声音的讨论,这皆成为“剖析”近年美国学界出现的关于声音本体论中对于种族优越意识讨论【他们认为声音本体论看似穿着客观、中立的立场外衣,实质上却是殖民主义的表现,这方面的讨论主要以玛丽·汤普森(Marie Thompson)的研究最具争议性】的一个切入点。林伽皓认为汤普森的观点能够帮助人们厘清声音中的本体论思维,但汤姆森将这一观点与政治、种族做联系会陷入另一种普遍性与绝对性的危险。通过对汤姆森观点的反思,林伽皓希望能够进一步检视这会给中国声音艺术家带来怎样的启发与限制。